2024年7月15日,贵阳市图书馆“寻城记——随着图书游贵阳”活动来到鹿冲关森林公园,带领15组市民家庭结合图书中的记载,一同寻找清代八景中的“浪涌金鳌”及“五虎朝阳护文澜”的地貌实景,讲述《四库全书》及辗转保护的故事,探寻抗战时期《四库全书》文澜阁版在“地母洞”秘藏5年8个月的历史遗迹,踏上一段探寻贵阳历史文化与家国情怀的旅程。
“鹿冲关是个什么关?我们贵阳还有哪些叫‘关’的地方?”作家、文化主讲人白凤老师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地名谈起,生动地为大家揭开了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的神秘面纱,并特别介绍了此次探访“主角”鹿冲关(旧称六冲关)作为其中一关的重要地位。大家第一次听到历史上老贵阳“北六冲,南甲秀,西黔灵,东栖霞”四景之盛,以及“北以山胜,南以水美”的独特地貌特征,对家乡的地理和自然景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随着活动的深入,白老师将话题转向了贵阳城内的五座以瑞兽命名的山——“五虎三狮一凤凰”,特别是位于鹿冲关森林公园内的“五虎”之山:五座连绵山脉环绕小山包,形如五虎朝羊的有趣景象,并讲述了从“五虎朝羊”到“五虎朝阳送安康”名称演变的吉祥寓意,参与者们在站实景面前,顿时领略到了贵阳山水的灵动之美。
这里正是观赏清代《贵州通志》中记载的贵阳八景之一“浪涌金鳌”的绝佳位置。金鳌山,今称文澜山,其命运与文澜阁《四库全书》紧密相连。抗战时期,《四库全书》如何从杭州西湖文澜阁历经重重困难,最终辗转至贵阳地母洞避难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也深刻体现了贵州人民为保护国家文化瑰宝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地母洞前,白老师进一步拓展了关于《四库全书》在贵阳避难期间的细节,讲述了《四库全书》在贵阳存放的五年八个月里,如何得到了当地人的精心保护与照料,以及这段历史如何成为了贵州与浙江两地人民共同铭记的文化佳话。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刻了解了《四库全书》的历史价值,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那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坚守的文化情怀。
活动最后,白老师鼓励大家以多种形式记录并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巩固了大家这次游学所得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大家牢记这段历史情怀,增加对家乡的热爱。
贵阳市图书馆将在暑期继续推出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市民和游客可关注“贵阳市图书馆”公众号即可报名,探寻贵阳的历史与文化,了解家乡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