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本质上说,人口迁移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不包含人口自然变动中所固有的那种自然属性,而完全是人们在一定生产方式制约下有意识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生活资料以及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之间存在数量上的不平衡,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几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受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性质制约,人口迁移也具有相应的规律。除经济和人口因素外,其它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也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同人口本身的发展一样,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演变过程也不是直线渐进的,而是表现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当社会比较安定时,人口迁移的规模就小,也比较平稳;当社会因天灾人祸出现动乱时,其规模就会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几乎同动乱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各个朝代采取的政策也有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人口迁贯穿串始终。总体看,我国的人口迁移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对于我们而言,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改革开放后的人口迁移了,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
    迁移方向:由北向南。
    迁移原因: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文化经济的交流和江南的开发,使经济重心南移。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
    特点: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迁移的方式:(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作用:对于调整全国的人口分布,开发荒地和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边疆起积极作用。
    探究新知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中大部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的居住地一般不会发生“永久性”或者“长期”的改变。不过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很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极大,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也确实“长期”地落脚他乡,所以这段时间的人口迁移特点,我们主要是关注流动人口方面。
    (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迁移规模比过去显著增大。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控制,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2000多万,自此以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农村人口迁入城镇的“农转非”,务工经商的“下海潮”和“打工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倾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1984年以后,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的差别突现出来,加上国家户籍管理的一些政策,人口迁移数量大幅增长。人口迁移的原因决定人口迁移的方向,改革开放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工矿区吸引了较多的人口迁入。
    (2)从人口流动的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村→城市;内地→沿海。
    这段时期的人口流动是自发性的,迁移方向发生重大逆转。过去,人口主要由东南半壁迁往西北半壁,由沿海迁往内地和边疆,而近年则逆转为由西北半壁迁往东南半壁,由内地和边疆迁往沿海。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与粮食的平衡不再对人口再分布起主要牵引作用,取而代之的则是资本、市场和发展区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乃是经济发展和投资水平,进一步说,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务工、经商、学习、培训。
    考考你:你知道什么是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吗?

    常住人口是在某一统计或普查时点,区域内全部人口减去外来暂住人口,再加上暂时外出人口所得到的人口数。在统计中,外来人口在某地居住六个月或六个月以上的,一般不以暂住人口计。同样,外出人口已离开户籍所在地超过六个月的,也不再计入本地常住人口。
    流动人口是我国特有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的产物。粗略地说,流动人口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那部分人口,但由于时间与空间界定的不同,流动人口定义所包括的范围也不同。以上海为例,为了便于各地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的可比性,并接近国际上有关人口迁移管理和研究的规范,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上海居留半年或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的大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落后的农村地区,涌入城市或者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谋求职业,引起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人们常说的“民工潮”。
南下广州的民工潮
    课外活动:你所在的地区有民工吗?你的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多吗?调查学校所在地的流动人口基本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民工潮”形成的原因,以及民工已经或者将要给城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写一篇调查分析报告:
    参考报告:题目_______日期:_______(乡、村)街道名称_______

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姻状况

文化程度

工作

户口所在地

离开户口所在地时间

 

 

 

 

 

 

 

 

 

 

 

 

 

 

 

 

 

 

 

 

 

 

 

 

 

 

 

 

 

 

 

 

 

 

 

 

 

 

 

 

    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
    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这样对城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
    (2)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3)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4)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
    (5)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6)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然,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也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流动人口由于其巨大的规模,极大加剧了城市公共交通、住房、城市治安等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由于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安置场所而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一现象,促使人口流动更趋合理化。
    想一想:对比下面的表格和地图,找出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发生反方向变化的省区?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1954~1984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

   辽宁、上海由人口净迁出转为人口净迁入;河南、安徽、浙江、湖南、广西等由人口净迁入转化为人口净迁出。
   辽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城市分布相对集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基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力。而河南、安徽、湖南、广西等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很多地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过剩;浙江外出经商的人口比例较大。
    习题精选

    1.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重大政治变革     C.经济发展变化     D.矿产资源的开发

    3.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经济发展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自发性人口迁移
        C.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D.我国解放以来的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4.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
        B.开发矿产资源,支援国家建设
        C.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额
        D.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

    5..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从城市迁往农村     B.规模小,频率低
        C.由内地迁往边疆     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7.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打工
        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

    8.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图中看出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是呈________趋势。
    (2)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
    (4)这一时期原为人口净迁出的____________市,开始变为净____________地区。

参考答案

    1.D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各大中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城市的建设、环境、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方面,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承担其中较累较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得到释放,许多人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约有四分之一是剩余劳动力,为出现民工流动创造了基础条件。
    2.D    解析:大庆是由于石油的开采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形成的城市;攀枝花是由于铁矿的开发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
    3.C    解析:A选项中经济发展不是历史上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选项,60、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不是自发性的;D选项,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而并非经济原因。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才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4.C    解析: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十分活跃,主要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而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额这一经济原因是形成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的根本原因。
    5.A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6.D    解析:1984年以来,由于国家逐步改革了户籍制度,尤其是中小城市迅速崛起,增加很多就业机会,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大吸引力,我国流动人口大增,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7.C    解析:所谓的“孔雀东南飞”主要是指知识人才的流动:近年来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也汇入人口迁移大军,迁往沿海。
    8.(1)逐年增加(2)①从农村到城市②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3)自发 务工 经商(4)上海 迁入

    知识拓展  

    一、民工流动的成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因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偏远山区的农村仍然是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
    4.农村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单位由生产队转换为家庭,那种乡土社会的不流动被打破,农民们有了支配劳动力的自主权,追求劳动力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走上转移的道路。
    5.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目前城市虽然下岗职工多,但他们对从事清洁、泥瓦、家具营建、装卸搬运等脏、累、差的非技术性职业不屑一顾,这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腾出了就业空间。并且在城市信息灵通,生活条件比较好,有受教育的机会等。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1.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2.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围农村之间。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春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