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拨

    一、实践及其特征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而不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实践的三个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等是客观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即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这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社会性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劳动工具的发展

     辨析: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因此二者是自相矛盾的。

    


    理解实践的特征,必须明确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等于客观存在的物质;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不等于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不等于孤立的个人活动。

    实践的特征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承认实践的客观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承认实践的能动性,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二、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1)生产实践也叫生产劳动,生产斗争。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实践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内容包括: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各阶层、各阶级间的经济、政治关系等。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表现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科学实验。它是指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设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它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中逐步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新的实践形式。科学实验的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进步。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1)在实践决定认识中,来源和动力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和起基础作用,目的和标准是在来源和动力的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

    (2)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这个观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世界上的客观事物种类万千,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时进入认识的领域,成为认识的对象。科学研究的任务一般说来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以满足人们的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
    第二,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实践为认识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包括实验仪器、工具及各种资料等;而实验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应用,就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从而使人们能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
    第三,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想一想: 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掠夺式地开发矿产、森林、湖泊、海洋等。这些活动是不是实践?是怎样的实践?为什么会造成危害?

    


    四、正确理解和把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1)认识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谓正确的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否则,与客观事物不符合的认识就是错误的认识。从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区分来看,能够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必须具备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

    (2)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其原因是,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实践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实践的这一特点可以使人们把主观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3)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4)主观认识与认识对象是不能充当检验标准的。因为无论是主观认识,还是认识对象,都不具备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被某种观念所束缚,而应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标准,树立新的观念。也不能因为某种认识暂时不为实践所证明,而对实践标准产生动摇思想。

典型例题

  1.材料一: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频率越大,对人类的危害也越大。1997年厄尔尼诺使非洲中部和东部在暴雨和洪水中浸泡了五个月。1998年1月一场大火吞噬了印尼40万公顷森林。6月,我国遭受历史上罕见洪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有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主要与洋流的温度变化及大气运动有关。请阐明洋流中风海流和密度流的定义。

    (2)在世界洋流模式日上将标号的名称填在相应位置上。(图如下所示)。

    (3)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的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和政治两科知识。知识点有洋流及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厄尔尼诺是由于海水温度变化和流动而引起气候异常这一关系点出发,回答(1)、(2)问;对于(3)问,则应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l)盛夏季风吹拂着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动,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从而导致海水流动,叫密度流。

    (2)①环流②西北风漂流③北赤道暖流④寒流

    (3)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一步步认识了客观事物。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全球气候异常,人们是在灾难中探索到客观事物的规律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错误的认识会对实践起到阻碍和破坏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正视规律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

   2、(1998年全国高考题)(单项选择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墨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题干的意思是,如果只信书本,只按书本上的办,就会脱离实际犯大错误,失去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还不如不学书本知识。“尽信书”,使读书有益转化为有害。它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书本上的知识。因此C是正确的。学生选B项,是因为没有弄清题干的含义。D项与题干无关,题干没有说明认识水平的高低,而是讲如何对待书本上的知识,即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否则会适得其反。

延伸阅读


第一次有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1日,《光明日报》全文刊登; 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也全文刊载。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文章在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刚刚确定了“两个凡是”的中国引起轩然大波。“两个凡是”的坚持者和支持者纷纷出来责难和压制,长期以来地位特殊的《红旗》杂志奉命保持沉默。邓小平、陈云、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决拥护有关真理标准的讨论。这场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开展。

  现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今年63岁的胡福明就是21年前那篇轰动全国、震荡全国思想界的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初稿作者。这篇文章在胡耀邦同志的组织下出台,引发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当时,为了使文章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胡福明同意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此文。

  今天回忆起来,“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似乎是一场哲学命题的学术之争,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这一场大讨论却直接左右着中国的命运。否定“两个凡是”,也就是否定了中国通向灾难的一条错误路线。“真理标准大讨论”,后来成为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这场大讨论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华国锋等人作了检查,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几乎同时,中央昭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大冤案--所谓的“61人叛徒案”,开始了“拨乱反正”,开始“把颠倒了的是非再颠倒过来”;因为“实事求是”,所以符合农村实践、符合农民意愿的“大包干”自下而上得到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因为实事求是,才有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大胆改革;“实事求是”同样可以视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的发源地。

 

地图拼合与大陆漂移

    一天,魏格纳观察世界地图,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互相对应,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正好可以拼合起来。他想,为什么是这样呢?会不会是这些大陆原本是一个整体,后来才漂移分开?于是,魏格纳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

    这个故事也流传很广,但与事实出入较大。大陆的轮廓互相对应,并不是魏格纳第一个发现。当第一张精确的世界地图绘制成功,就有科学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洪宝德都曾提出,非洲和南美洲可能是一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吻合得太好了。1908年,美国地质学家泰勒第一个提出了大陆漂移的概念。但他们都只是根据对地图的感性认识所作的推测,真正系统地完善地解释大陆漂移理论,当然是魏格纳。魏格纳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在气象学方面做了艰苦卓越的工作。

    魏格纳26岁时就和哥哥用气球升空测量高空气象,在空中稽留54小时,打破了当时35小时的世界纪录。为取得气象和冰川资料,他曾四次考察格陵兰,并在刚过完50岁生日时牺牲在那里。

    格陵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北纬60度83度之间,四边低中间高,最高处达3000米以上,90%为冰雪覆盖,在地球上除南极洲外,为最无人过问地区。

    第一次格陵兰考察是从1906年夏天至 1908 年秋天。最艰苦的是 1907 年冬天,魏格纳在丹麦港,饥寒交迫,只有繁忙的科学考察来冲淡饥寒的痛苦。但最令人心焦的是,队长埃里克森向北去考察,一去就杳无音训。东去春来,魏格纳在离站不远的地方找到了随队长一同北去的爱斯基摩人的尸体,原来他从北方回来,挣扎到站,却只差咫尺未达目的便死去了。不久传来消息,队长埃里克森和另一队员霍根也因风雪阻碍,粮食中断而死亡。

    这次考察在取得丰富的气象资料的同时,也使魏格纳明白,格陵兰考察具有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但他还是于1912年接受了丹麦气象学家的邀请,进行第二次格陵兰考察。他们一共4人,计划用14匹马把两万公斤仪器和伙食用具从沿海平面登上2000米的高原,再下降至西海岸,行程1000公里。在运送仪器及考察过程中,经常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一天晚上,他们搭帐篷的冰块突然溜如海中,把魏格纳、科克二人单衣赤足抛入零下160度的冰海中,魏格纳的帐篷也下了海。他们四人就在月光照耀下,在冰水中奋斗十多分钟才爬上陡峭的冰块。

    第三次考察是1929年,这次用上了当时的新发明——地震波方法测量岩石和冰川的厚度,所以取得了更丰富的成果。魏格纳虽患牙痛和风湿病,但仍坚持乘雪橇在零下 160C 温度冒风雪,深入内地150公里,到达2500米高地而胜利归来。

    第四次考察为1930年,由于经费不按时发给,而这年冬天格陵兰附近海面又特别寒冷,港湾解冻迟缓,计划不得不一再拖延。考察中天气恶劣,汽油断绝,马达无法驱动,只有由狗拉雪橇。1930年11月1日是魏格纳50岁生日,这天在中央站(所谓中央站,不过是积雪中的一个洞穴,非常狭窄,内部温度从不高于 -150C 。可魏格纳认为此陋室非常舒服,胜于大厦广居)稍作休息,然后带着一名爱斯基摩人重登归途,不料竟成永诀。

    在气候和气象学方面的毕生研究,使魏格纳对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非常了解,并和著名气象学家,也是其岳父合著了经典著作《地质时代的气候》。同时,魏格纳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正是这些使他能全面系统地提出并论证大陆漂移学说,并且在一片反对声中坚信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