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仰宗教吗?你知道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吗?你了解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吗?“宗教”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定义因为每个人信仰或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而赋予不同的内涵。“宗”的字面意思是“崇尚”,“教”的含义是“孝”,古人把侍奉天、神称为孝。“宗教”从中国古代原意大概为“崇尚和侍奉天或神。”
    宗教的产生
    其实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宗教在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的人们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对于严酷的自然现象感到无能为力,刮风下雨、雷鸣闪电、洪水泛滥、火山爆发、日月运行、季节更替等时时发生,神秘莫测,古人感到迷惑不解,对于它千变万化的奥秘不能理解。人会做梦,似乎人有灵魂可以离开身体到处游荡,于是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就远离身体到另一个世界过着与生前大体一样的生活,这样人就产生了鬼魂和灵魂的观念,人们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神灵支配,它可以给人以幸福,也可以给人以灾祸。似乎信仰、依赖、顺从某些超自然力量,就能避开不测风云和各种灾难。人们就企图用符咒、巫术、祷告去影响它,这样就形成了原始的宗教——多神教。
神呀!宽恕我吧!
    崇拜大自然是原始时代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是原始人群初期的宗教形式之一。如土地山岳、河流海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等。由于原始人各部落所依赖生存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对大自然崇拜的对象也不同。
    山神是山地部落人群主要崇拜对象,因为山岳的物产使他们得以生存和繁衍。海神则是沿海地区部落人群主要崇拜的对象,因为大海与航海贸易密切相关。大河流域的民族崇拜河神和土地神,因为河水灌溉和土地与农业生产关系极大。但是,天空、日、月、星辰、土地等,不论什么地方都是大家共有的。对这些现象的崇拜的程度高低,是由其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受到世界上各原始民族的普遍崇拜。在大自然中,其他为原始人普遍崇拜的对象还有:土地、天体、山石和水火。
藏族的念青唐拉山神
我国东南沿海的海神妈祖
    随着社会发展,在大多数地方,宗教也由多神教发展成为一神教,认为有一个全能的“神灵”在创造一切、支配一切、决定一切。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压迫,人们对残酷的社会现象感到无能为力。被剥削的人们在找不到解脱痛苦的出路时,便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信仰上,而剥削阶级则尽量利用和发展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历史上,宗教有时也被人民用来作为团结自己、反抗压迫的旗帜。
    世界的主要宗教
    世界各地的宗教种类很多,有的国家信仰一种宗教,而有的国家则会有多种宗教信仰。
    各宗教不论其信仰的人数多少,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这种特征往往与许多自然的和人文的地域特征相联系。由于各种宗教的教义,以及与民族和部族的关系分成世界宗教、民族宗教和部落宗教三类。
    部落宗教
    部落宗教就是一个部落内成员所共同信仰的宗教。其实它是原始宗教的早期形式。由原始的氏族发展到部落,它的宗教形态开始逐渐的确定。部落宗教比较原始,所以缺乏明确的教义,但是在这些宗教中有比较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特殊的禁忌风俗,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都属于原始宗教。
    考考你:你知道什么是图腾吗?

    “图腾”来源于美洲因地安人的方言,意为“他的氏族标记”。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各个氏族集团,往往把自己的始祖与某一类动物或植物联系起来,这类动物或植物就被当作本氏族的标记,它的盛衰就象征着本氏族的盛衰,因此,就被当作图腾予以崇拜。图腾崇拜在横多地方都很盛行,他们在村落的入口处树立起高大的图腾柱,还有的在服装、器物、武器上雕刻图腾形象,甚至用纹身在肉体上留下标记。

印第安人的图腾柱
    民族宗教
    民族宗教是指一个民族成员所共同信仰的宗教,民族宗教与本民族的意识有紧密联系。早期民族宗教一般都是全民性的,同时这种宗教也不向外族宣传。现在继续下来的民族宗教,由于社会的发展,这种全民性的信仰在减弱。像婆罗门教(印度)、道教(中国)和神道教(日本)就属于这类宗教。现流散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所信仰的犹太教也属于民族宗教。
中国道教的法事
道教圣地-武当山
    世界宗教
    世界性宗教并不是指其分布广及世界各地,主要是指宗教所信的神灵被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主宰,宗教的教义也是着眼于全人类与各个民族。通过教徒和神职人员有组织的向世界各地传播,因而信教人数多,包括各个民族,分布范围广,遍及世界,它是世界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人员往来增多的产物。现今世界性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观察地图,看看三大宗教分布的主要地区。
点击这里观看大图
    1.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主要分三大派系:天主教(或称罗马公教)、新教(或称基督新教、耶稣教)和东正教。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祖先亚当
圣诗班献唱
    2.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按信奉人数居第二,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是顺从的意思,其教徒称为“穆斯林”,该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它是32个伊斯兰教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一个。
伊斯兰教的可兰经
伊斯兰教信徒麦加朝圣
    3.佛教
    相信你一定不会对《西游记》感到陌生吧?唐僧师徒4人历经磨难,前往西天获取真经,这里说的西天指的是佛教的发源地。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今尼泊尔),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教徒对他的尊称。佛教现在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在信徒方面,曾经盛极一时但目前已经衰落人数较少。尤其在其诞生地印度,信仰佛教的人已经很少,印度人主要信仰的是印度教。
释迦牟尼
祈福法会
    宗教与环境
    原始宗教与环境条件十分密切,民族宗教与世界宗教由于其在初期发展过程中亦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所以大多宗教圣地和寺庙与环境有特殊的关系,这在宗教的建筑上反映尤为明显。
    印度教中的恒河有特殊意义。在印度教中称恒河是由于仙人祈求,自天而降。 恒河被称为圣河,两岸皆为朝拜之地,有大量寺庙,像其中的瓦腊那西,每年有几百万印度教徒在此朝拜,聚集在河边沐浴以祈求涤除罪恶,有很多印度教徒死后在此火化。
印度教教徒恒河沐浴
    伊斯兰教把麦加视作圣地,那里是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也是其去世的地点。伊斯兰教清真寺大殿的门向南开,进深宽而大,接近方形,殿是浑圆穹顶,方形围廊加上高耸尖塔,形成伊斯兰建筑一大特色。
埃及开罗伊斯兰教清真寺
新疆喀什清真寺
    基督教是把耶稣传教及去世的耶路撒冷当作圣地,要求教堂建的门向西,使教徒祈祷时面向东。教堂的建筑风格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罗马教堂在平面上形成十字形平面,横向短,竖向长,交点靠近东端,不在中心,这种教堂称为拉丁十字架形,以象征耶稣被钉死的十字架。 拜占庭式建筑的特点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哥特式的特点是尖尖高耸的塔,直插云霄。直升式的线条给人以特殊的宗教感觉。教堂内部长长的中厅,高高的屋顶,狭长的窗户,彩色班驳的玻璃,给人以神秘之感。新教认为教堂是上帝与教徒相会之处,并非是神的住所,故其教堂小而朴素。
俄罗斯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圣马可大教堂
    佛教在我国的寺庙除城市之外,很多有名的寺庙多在远离城市的山区,有“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佛教建筑中的塔和石窟是中国佛教的独有建筑。
老挝寺庙
嵩山少林寺
    习题精选
    1.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2.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  )
        A.欧洲    B.亚洲   C.南美洲  D.非洲

    3.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的宗教是 (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4.全世界信奉伊斯兰教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 )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埃及    D.印度尼西亚

    5.当今的印度主要信奉的是 ( )
        A.佛教    B.印度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6.我国少数民族中,回族、维吾尔族多信仰()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D
    知识拓展

    说起佛教,中国人肯定会想到唐僧。一本《西游记》把唐僧取经的故事描写得神乎其神。但唐僧确有其人,赴西天取经也确有其事。不过,唐僧并不像《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法力无边,上有菩萨保佑,下有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随行。《西游记》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作者的想象或是创造,但其基本素材是取自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
    其实,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中世纪就有印度和尚来到中国。其后,既有从印度来的和尚,也有从中国去的僧人,他们的努力为佛法东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首推玄奘。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玄奘本姓陈,俗名棉,唐洛州缑氏(今洛阳偃师县缑氏乡陈河村)人,生于602年,卒于664年。13岁时出家,法名玄奘。玄奘聪敏好学,悟性极高。他熟读各种佛经,走访远近名僧,但他发现各名师所讲经论互不一致,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到佛教的诞生地西天印度以求真解。他上奏朝廷,请求西行,未予获准。
    唐贞观三年,也就是629年,长安饥荒,朝廷律令趋宽,允许百姓自行求生。玄奘借机从长安出发,向西进发。他不顾路途险恶,孤身一人,徒步踏上了茫茫的西行之路。他经甘肃,出敦煌,过疏勒河,横穿帕米尔高原,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在阿富汗,他参谒了当地的佛家圣地,然后南行,跨越兴都库什山,穿过克什米尔山区,进入现在的巴基斯坦,接着继续南行终于踏上了佛祖的诞生地印度。
    在印度,玄奘足迹遍及印度北部、东南部和西部,拜访各地的名寺高僧。他不仅精通了梵文,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至高的佛理。他到过当时印度的政治中心曲女城,也到过著名的佛学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苦学佛经达五年之久,屡次参与辩论大会,又屡屡获胜,因而声誉日隆,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
    玄奘游历印度各地,不仅佛业大成,而且名声远扬。羯若鞠国戒日王在曲女城设无遮大会,盛邀玄奘主讲大乘教义,与会的印度18国国王、3000多名佛教徒、2000多名婆罗门教徒以及那烂陀寺的上千名僧众,均被玄奘的精辟议论所折服。
    唐贞观十九年,玄奘携带金银佛像7件、佛经657部回到了长安。随后19年,他潜心译经75部,并写出一部空前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自己西游印度的所见所闻,内容涉及当时印度的山川、城池、道路、风俗、物产、气候、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艺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是一部史料价值奇高的巨著,现在印度许多佛教名胜,如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所发掘的。
    玄奘西游印度前后17载,孤身步履万里之遥,屡遇丢掉性命之险,学异域之语,悟高深佛理,成一代名僧。有诗赞云:“西行历尽坎坷难,跋涉万里往伽竺。弥勒横流中华土,圣僧留芳千古赞。”玄奘不仅在中国是童叟皆知,在印度也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