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

吴敬梓原是醉心举业的儒生,但终于成为弃绝仕进的寒士;原是封建官僚家族的纨绔浪子,但终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逆子贰臣。他不仅是旧科举、旧礼教的背叛者,也是新思想、新制度的探索者。其生平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01―1721):为少年读书、准备应举时期。显赫的科举门第,陪父到赣榆任所,父亲对其思想性格的影响,考取秀才为其一生最高功名。

第二阶段(1722―1732):为返回故乡、独立支撑家庭时期。父亲无故被免、抑郁而死,族人侵夺遗产,放达不羁以致家产散尽,乡试落第,与故乡的决裂。

第三阶段(1733―1754):为移家南京、从事著书时期。以病坚辞博学鸿词科廷试,放弃秀才学籍,乾隆南巡时企足高卧,从事《儒林外史》的写作,客死扬州。

2.《儒林外史》时代背景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封建史家称这时为“乾嘉盛世”,其实当时正是这个末代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由于官僚地主剧烈地兼并土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清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严厉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加强了控制,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来对付知识分子。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思想上的反抗;另一方面沿袭明代以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诱使知识分子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并特设“博学鸿词”科,笼络名儒学者做官。同时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造成“非朱子之传义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文化专制局面。清政府的这些政策,虽然部分地达到了目的,但也激起了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的更强烈的反抗。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奋起从不同方面批判,抗议清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顾炎武痛斥八股文,认为它毁灭文化、败坏人才,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要厉害。戴震抨击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以理杀人”。这些都对吴敬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吴敬梓为了避开“文字狱”的迫害,把《儒林外史》反映的时代假托为明成化年间,用小说的形式,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从揭露讽刺醉心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分子入手,抨击那个腐朽丑恶的封建社会。

3.关于科举制度